為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播集郵文化,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近日走進北京方家胡同小學,開展"方寸之間見脊梁——'國之脊梁'集郵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館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功能,通過郵票這一獨特載體,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體驗。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博物館社教老師帶來的郵票和博物館郵簡引發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什么嗎?""郵票邊上的齒孔有什么作用?"隨著老師拋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同學們踴躍舉手發言,課堂互動精彩紛呈。在郵票實物傳遞環節,同學們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精美的郵票,不時發出驚嘆聲。
課程以"郵票背后的故事"為主線,通過實物郵票和多媒體展示,系統講解了郵票的誕生歷程、文化特征、種類功能等知識,并帶領同學們賞析了國內外經典郵票,在方寸之間領略了郵票背后的文化魅力。課后,同學們將發揮創意,以"我心中的科學家"為主題設計繪制郵票作品。5月底,博物館將推出“郵票上的科學家”線上展覽,并面向全國青少年開展"郵票上的科學家"繪畫作品征集活動,優秀作品將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展示評比。
此次“集郵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更通過郵票這一獨特載體,讓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傳承在寓教于樂中深入人心。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將繼續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引領作用,持續創新社教形式,讓集郵文化在校園綻放異彩。以郵為媒,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