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參觀者。來自北京市盲人學校的視障兒童,在館方工作人員的帶領和快樂小陶子星輝志愿服務隊的陪伴下,開啟一場暖心賞郵之旅。
在郵政歷史展廳,專業講解員采用生動活潑、富有畫面感的語言表達風格 ,用孩子們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將中國郵政、郵驛文化發展的歷史娓娓道來,并特別安排了觸覺互動環節 。盡管無法看見,視障兒童們仍能通過敏銳的聽覺、觸覺等多重感官感知大千世界,了解郵文化的豐富內涵。他們駐足展臺之前,仔細觸摸郵筒、郵亭、郵車等極具代表性的郵政展品模型,驚嘆于中國郵驛文化的源遠流長。志愿者老師還帶來了別開生面的郵票小課堂,結合方寸藝術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孩子們跟隨《國家博物館》郵票走近國寶青銅器,和《中國古代漆器》郵票一起探索漆器藝術,聆聽郵票中的《九色鹿》動畫故事。為了保障視障兒童參觀的安全性,館方工作人員與志愿者在活動過程中悉心引導他們在不同展項之間安全移動,貼心的陪伴給予孩子們滿滿的安全感。
如今,不斷精進的制作工藝賦予了郵票更加多元的表現形式,人們除了能用雙眼欣賞 郵票,更有了可聽、可聞、可觸摸等多種賞郵方式。工作人員特意準備了幾套“可觸摸”的郵票,孩子們小心翼翼地觸摸辨識,用靈敏指尖解讀郵票密碼——《全民閱讀》郵票上印著的“全民閱讀”四字盲文,《水果(二)》郵票采用局部壓凸工藝表現的葡萄、西瓜等水果 形狀 ,都令大家倍感驚喜。北京市盲人學校高中一年級的周同學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這樣的參觀機會真的很難得 。非常感謝工作人員的耐心引導和講解!我不僅了解了我國郵政的悠久歷史,還第一次‘看’到了被稱為‘ 國 家 名 片 ’的 郵 票,沒想到這么小的郵票上能‘裝’這么多的內容。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用郵票給我們講的《九色鹿》的故事,情節真的很有意思。一套郵票就是一部動畫片,真的好神奇!今后,我還想欣賞更多的郵票,跟著郵票聽故事,學習更多知識!”
在書信文化體驗環節,工作人員引導視障兒童用盲文寫字板在信紙上寫下對家人的祝福,在信封蓋上博物館特色章戳,到郵政所親手寄出。志愿服務隊的一名陪伴兒童說:“之前我一直不明白,現在打電話交流就很方便,寄信的意義是什么。通過今天親身體驗才知道,寫信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一筆一畫親手寫下祝福,貼上精美郵票,等待對方收到,這個過程真是期待感滿滿?!?/p>
此次活動中,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根據視障兒童的特殊參觀需求精細化規劃參觀路線、定制講解內容,為其提供安全、貼心、有溫度的服務,充分展現了中國郵政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尤其為視障兒童打開了一扇賞析郵票、認知世界的窗口,讓參與者體會到關愛與陪伴的力量,因而獲得一致好評。
近年來,博物館多次開展關愛殘障人士、殘疾兒童的公益參觀活動,幫助特殊人群走近郵票文化、體驗集郵樂趣。未來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益活動,通過方寸郵票傳遞中華文化的溫度,為更多特殊群體及廣大青少年提供暖心的文化服務。